航天科工六院人的日常從不缺少攻堅突破與安全守護,看看他們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大放異彩。
團隊的“神經級”創(chuàng)新突圍
“重要部件研制至今,我們體會過勝利成果的喜悅,也體會過難題舉步維艱的煎熬,但不管怎樣,我們堅持下去總歸會看到成果?!痹诩t崗公司八分廠攻堅團隊負責人來哥眼里,團隊的凝心聚力永遠抵過單兵作戰(zhàn)。
在精密如神經網絡的模具內腔里,本應嚴絲合縫的粘接面卻因手工打磨的“溫度感知盲區(qū)”,會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。項目策劃人輝姐“唰”地抽出紅筆在白板畫出三維坐標系:“我們要從材料特性和工藝流程里找突破口!”
來哥捧著材料,眼神折射出激光般的銳利,他的鉛筆尖在流程圖上劃出道道軌跡。年輕組員們集思廣益,七嘴八舌地討論著?!盀楹尾蛔屨辰舆^程與模壓過程合二為一呢?”輝姐的突發(fā)奇想如閃電劈開迷霧。
小程的質檢手套磨破了三層,像考古學家研究青銅器紋路般端詳每個成型面。直到某個晨光熹微的清晨,當理想的參數(shù)在數(shù)控屏上定格,經過長時間的數(shù)據(jù)監(jiān)測和工藝調整,終于跨越了阻擋在合格率面前的重重阻礙。
當八分廠新項目的藍圖在晨會上徐徐展開時,每個人眼里都跳動著對夢想的執(zhí)著追求——他們知道,這次突破不是終點,而是鍛造工業(yè)藝術品的新起點。他們將繼續(xù)以必勝的心態(tài)向著勝利方向披荊斬棘、一往無前。
閆師傅的“毫米級”守護密碼
“閆師傅”“到!”“這次任務必須按時完成”“是!”和紅峽產品運輸隊的閆師傅溝通交流,會讓人有一種身在軍營的感覺。
在轟鳴的生產車間里,閆師傅就像一臺永不停歇的“安全雷達”,用二十年練就的火眼金睛編織著無形的防護網。這位被工友們稱作“現(xiàn)場門神”的老安檢,總愛把安全帽檐壓得低低的,可那雙鷹隼般的眼睛卻總能在鋼鐵叢林里捕捉到危險的蛛絲馬跡。
每天開工前半小時,閆師傅的“掃雷”行動準時開始。他像中醫(yī)把脈般輕撫設備外殼,耳貼管道聆聽氣流韻律,連墻角裂縫里嵌著的半粒砂石都不放過。“立即更換密封圈,參數(shù)偏差超過安全閾值0.3%都要歸零處理?!边@樣的“吹毛求疵”,讓他手里的檢修清單總帶著油墨未干的新鮮印記。
“小王帶老張巡查輸送帶,小李跟我去吊裝區(qū)……”清晨的班前會上,閆師傅排兵布陣如同調兵遣將。他深諳“新老搭配”的學問:讓經驗尚淺的新人跟著老張學穩(wěn)妥,讓膽大心細的老李配合自己處理高危環(huán)節(jié)。有次吊裝特種構件,他硬是攔下準備上前的青年突擊隊:“風速超過3米/秒,讓有經驗的老師傅用機械臂作業(yè)?!痹谒睦?,人員配置表就是精密的安全方程式,每個變量都要經過反復推演。
如今,在閆師傅科學嚴謹?shù)墓芾硐拢鄠€隱患都被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,職工的行為隱患出現(xiàn)次數(shù)和頻率不斷下降,安全意識持續(xù)增強。
他說自己最大的驕傲,不是那些掛在墻上的錦旗,而是工友們路過安檢臺時,會自覺把安全帽扶正;是新人們看見隱患標識,會立刻上報給安全員。“當安全成為肌肉記憶,我這顆螺絲釘就算擰緊了?!彼脤嶋H行動傳承弘揚航天精神,為公司高質量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